?延長門診服務時間、一次醫技檢查結果共享互認、“先診療、后結算”一站式服務……11月20日,記者獲悉,省衛生健康委日前發出《關于印發2023—2025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便民惠民服務舉措的通知》,聚焦群眾看病就醫過程中的“關鍵小事”,推出十二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便民惠民服務舉措,記者實地探訪,看這些舉措如何提升群眾“家門口”就醫的獲得感。
??延長門診服務 就近就醫更便利
??11月20日下午6時,記者走進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北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一股濃濃的艾香撲鼻而來,多名患者正在進行艾灸、針灸、拔火罐等中醫診療。
??“自從延長門診服務時間后,晚間治療的患者絲毫不比白天人少。”該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李建魁介紹,除全科門診24小時服務外,該中心從10月份將口腔科、中醫科、兒科等其他門診服務時間延長到晚上8時,預防接種門診實行無節假日服務,滿足不同人群的就診需求。
??延時門診,延續的是醫療服務。根據通知,在無急診服務且診療量較大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轄區群眾有需求的鄉鎮衛生院實行工作日門診延時服務1—3小時,或酌情在節假日、周六、周日等增加門診服務時間,方便社區居民尤其是上班、上學等人群在家門口就近獲得基本醫療、慢病配藥、家醫簽約、健康咨詢等服務。
??家門口看上大專家 優質醫療資源再下沉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守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我省要求,統籌安排中高級職稱醫師值守門診急診和住院服務,提升基層門診的服務質量和首診水平。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可與上級醫院有關科室開設聯合門診等,讓居民在基層即可獲得優質醫療服務。
??每周六上午,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眼科主任醫師都會到新鄭市新村鎮衛生院坐診,不少患者沖著省級專家早早去排隊。“在鄉鎮衛生院就能看上省里大專家,少花錢還能看好病。”新村鎮衛生院的患者張大爺感慨。
??該衛生院聯合鄭大二附院推出便民舉措,患者在衛生院辦住院手續,由衛生院統一安排車輛到鄭大二附院進行手術,術后到衛生院康復直接進行醫保結算。“按鄉鎮衛生院的報銷比例,享受到省級醫院的診療服務,平均每例白內障手術能為患者節省2000元到3000元。”新村鎮衛生院院長王炎峰告訴記者,5月份至今共為64名患者進行了白內障手術。
??聚焦“一老一小” 慢病服務更高效
??“上午剛開的中藥,下午就能送到村民家門口。”鞏義市康店鎮黑南村衛生室村醫焦春強說,他根據患者病情下單的處方,傳送到鞏義市總醫院智慧共享中藥房系統上,經專業中藥師的把關審核和統一調配煎煮,藥物當天就能免費配送到村民手中。
??據了解,今年鞏義市總醫院將15家基層衛生院和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接入共享中藥房信息平臺,共為基層醫共體代配代煎中藥處方7032張34346劑,既解決了中藥飲片管理成本高、煎藥難等問題,還讓老百姓切實享受到安全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截至去年6月底,我省縣域醫共體建設已實現全覆蓋,103個縣市組建的179個縣域醫共體全部進行實質性運行。依托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城市醫療集團,我省將在完善雙向轉診機制,推進遠程診療和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做好慢性病患者、“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等方面重點發力,加速推進家門口就醫從“有”到“優”。(記者 李倩 李曉敏 本報通訊員 劉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