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中原科技城項目建設迎來新的“收獲季”。
??10月15日,全省第十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中原科技城專場舉行,集中簽約曙光智能超算中心等51個項目、總投資259.9億元,開工北京理工大學鄭州研究院等18個項目、總投資242.1億元,投產中國電子鄭州數據創新中心等6個項目、總投資77.6億元。
??這是一座被寄予厚望的“科技之城”。
??中原科技城是省委、省政府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主平臺和主陣地,是構建“三足鼎立”科技創新大格局的關鍵支點,事關創新發展,事關現代化河南建設全局。鄭州市以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和中原科技城融合發展為引領,大力推動科創項目集聚、平臺共建、人才引進、主體培育,加快構建一流創新生態體系,推動國家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建設實現新突破。
??這座城吸引了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支持的力量。
??“中原科技城正式揭牌建設以來,省科技廳完善政策支撐體系、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加快推動一批重大創新平臺、創新載體、基礎設施、創新項目等落地實施,著力將中原科技城打造成為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高峰’和‘引擎’。”專場活動上,省科技廳主要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支持中原科技城建設的情況。
??“圍繞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創新平臺、一流高校(科研機構)鄭州研究院等落地,擬在認定獎補、運行經費、儀器設備共享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進一流創新生態加速構建。”“建立中原科技城與省直部門直通車制度,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據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省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省市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支持中原科技城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資源集聚、提升要素保障能力、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助力中原科技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
??鄭東新區260平方公里區域內,中原科技城與河南省科學院、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三合一”融合發展向縱深推進,這個創新之“核”,足夠大,也足夠硬。
??中國科學院河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進駐龍子湖智慧島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擁有了一方大展拳腳的新天地。
??“河南科技創新正在蓬勃發展,如果沒有參與其中,對中科院是一個遺憾,對科學家是一種損失。”該中心主任李季動情地說,“我們將積極融入環河南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建設,促進優質創新資源集聚河南、加快科技成果在豫轉化。”
??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正在向這座城匯聚。
??“近年來,我注意到,河南省以‘三個一批’項目建設為主抓手,攻堅精準引育、打造最優環境,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河南,集聚更多人才扎根河南,形成系統化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專場活動上,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李明說。
??“我們會深耕核心技術,強化智力集聚的協同網絡,推動項目高效建設。”入職河南后,李明在中原科技城先組建了院士辦公室,又負責牽頭籌建了中原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展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癌癥免疫治療、人工智能識別甲骨文等領域應用研究。
??目前,中原科技城累計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2179名,吸引帶動各類青年人才3萬余人創新創業,培育數字人才2萬余名,形成“兩院”院士等領軍人才帶動,研發、數字、技能人才涌動的“天下英才聚中原”創新局面。
??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在這座城孕育而生。
??航空發動機激光精密制孔裝備、激光等離子體納米粉材料制造系統、玻璃微流控芯片激光精密制造……專場活動現場,省科學院激光制造研究所執行所長江浩慶發布了最新研發成果。這些都是省科學院團隊今年以來“馬不停蹄”攻關的科研項目,破解了一個個“卡脖子”難題。
??一個個大項目、新項目、好項目在這座城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這是中廣核與河南自氫能產業合作之后的又一項產業合作突破。”作為“簽約一批”項目的代表,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勇這一次選擇把總投資50億元的醫療健康中原總部項目落在中原科技城。
??“我們來了!”中國電子數據產業集團副總裁、中電(鄭州)數據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麗華格外激動。
??當天,中國電子鄭州數據創新中心項目在龍子湖湖心島創智天地投產,通過建設華中地區首個數據要素基礎設施(數據金庫),發布中國數據要素發展指數、活力指數,培育數據要素產業生態,助推鄭州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數倉、數紐、數港”。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隨著“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的深入實施,中原科技城已累計招引項目410個,簽約總額超3000億元;集聚國家創新平臺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3家、部(委)重點實驗室16家、省實驗室9家等;集聚近600家高新技術企業,逾千家科技型企業,超萬家科創企業。
??項目建設頻加速,科技之城正崛起。未來,這里將建成全國全省原始創新的重要策源地、重大創新平臺的重要集聚地、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承接地、一流創新人才的重要匯集地。(河南日報記者 王延輝 本報記者 覃巖峰 侯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