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從美好教育開始。2021年,全市計劃開工新建、改擴建20所中小學、投用30所;全面加強學生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素質培育;制定高中新高考新課程育人改革……1月16日,我市召開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會,為辦“美好教育”繪藍圖。
今年著力辦好“美好教育”
2021年,我市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升教育水平,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公益公平優質協調發展,著力辦好“美好教育”。
按照計劃,2021年,全市學前教育要加快推進公辦園新增項目建設,大幅度提高公辦普惠學前教育占比;義務教育要突出公辦義務教育的主體地位,優化城鄉教育布局,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階段教育要加速推進20所高中新建、遷建工作,加快市縣高中教育服務一體化,統籌解決市區中小學大班額問題;職業教育要加強人才培養與就業需求的銜接融合,打通學生從學校學習到社會就業“最后一公里”。
繼續增加中小學學位供給
為繼續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今年我市將積極推進中小學建設項目,繼續增加學位供給。按照計劃,今年市區要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0所、投用30所。
同時,今年我市要全面啟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活動,要持續實施新優質初中創建培育工程;要制定印發我市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指導意見,指導各區縣(市)深入開展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進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
勞動教育納入學生綜合評價
2021年,我市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完善三類課程體系,拓展實踐平臺,拓寬育人渠道。為引導全社會轉變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我市要深化教育教學評價改革,改革學生評價,完善德育評價,強化體育評價,改進美育評價,加強勞動教育評價,完善考核評估體系,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制定新高考新課程育人方案
2020年,我市加速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確定36所試點學校,深入開展多樣化發展示范校創建活動,初步形成“學生有特長、學校有特色”發展格局。
為積極應對高考制度改革,我市計劃制定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課程育人方案,探索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機制,加快新教材新課程示范區和示范校建設,培育有影響力的示范性高中品牌。
持續給民辦擇校熱降溫
為了促進公辦民辦教育協調發展,2020年,我市改革民辦小升初招生政策,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實行“四同”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學校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市區參加電腦派位的民辦初中比前年減少5所,民辦初中擇校熱開始緩解。
2021年,我市將持續抓好公參民校治理,確保治理時間、內容、效果落實;要堅持規范引領,守正創新,不斷提高民辦學校辦學質量,規范辦學行為;要嚴格民辦學校審批和日常監管,完善懲戒機制;嚴格執行民辦招生政策,規范民辦學校招生工作,持續給民辦擇校熱降溫。
建立師德失范行為警示制度
美好教育需要美好教師,今年我市要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健全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五位一體”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建立個人師德師風檔案,完善考評獎懲制度。我市要加強監督管理,完善投訴機制,加大查處力度,重點查處公辦教師違規補課等問題。
今年,我市要全面啟動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促進教師合理流動,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推動基礎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我市要探索建立以師德師風為第一標準的教師素質評價體系,建立師德失范行為通報警示制度。(記者 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