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0至24時,我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64例。同時,流感也正處于高發季。雙重防控壓力下,群眾該如何應對?
河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副主任技師僧明華說,新冠肺炎和流感都屬于呼吸道疾病,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損傷。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指出,新冠肺炎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部分患者以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等為首發癥狀,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癥狀。
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發布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明確,流感主要以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39℃~40℃,可有畏寒、寒戰,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癥狀輕微或無癥狀。
僧明華介紹,進入2021年12月后,流感的監測指標明顯高于上年同期水平。雖然流感大多具有自限性,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因為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肺炎等并發癥進而發展為重癥流感,少數重癥病例病情進展快,嚴重的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和(或)多臟器衰竭而死亡。
“除了做好個人防護外,接種疫苗是一個有效的手段。”僧明華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都要及時接種,接種時,兩種疫苗要間隔至少14天。
(記者 李曉敏 實習生 高燦宇 整理)
本欄目由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宣傳處指導、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