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鄭州市未來路街道金色港灣社區,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工作人員與社區志愿者在統計居民受損情況。 本報記者 聶冬晗 攝
? ? 風雨過后,隨著災后恢復重建按下“加速鍵”,曾經熟悉的情景在中原大地一幕幕回歸。
?? 7月29日下午4點左右,位于鄭州市南三環和經開第五大街附近的廣州風神汽車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廠區機器轟鳴,貨車、叉車來回穿梭,總裝車間生產線上,一輛輛新生產的轎車陸續下線。
?? “又回到了熟悉的場景,現在是滿負荷在生產。”該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蔡穎彬有點激動。總裝廠房屋頂坍塌、車間進水、設備被淹……企業一度陷入全面停產。歷經65個小時的搶險奮戰,從23日上午10點開始,整車和發動機八大車間相繼復工復產。
?? 機器重新轟鳴,廠房里又忙起來了。目前,鄭州市22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已基本實現復工復產。
?? 鄭州之北,新鄉,也是重災區之一。
?? 連日來,受災農田依然積水嚴重。7月28日上午,趁著天氣放晴,新鄉縣大召營鎮調動了32臺大功率水泵幫助農民開展農田排水除澇,并協調農業技術專家,對農民生產自救進行技術指導。
?? 大水過后,新鄉市相關部門調配各種力量清理垃圾,逐漸恢復生活秩序。市區7座下穿橋涵還有一座斷行,城區道路除新中大道北段尚有積水,其他均已正常通行。城市運行秩序基本恢復,企業正逐步復工復產。截至7月28日,全市151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1190家已復工復產。
?? 像鄭州、新鄉一樣,鶴壁生產生活秩序也在加快恢復。7月28日,鶴壁市淇濱區街頭,市政工作人員通過高空作業車,對路燈進行檢修,保證盡快恢復照明。
?? “為保障市民汛后正常生活,自7月22日下午開始,我們的重點工作已由防汛排澇轉移至災后基礎設施修復。”淇濱區市政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楊慧說,為保障路燈照明和電力設施安全運行,共出動了100余人和12輛維修車,分區域對路燈、亮化燈具、變壓器、控制柜進行排查、檢修。截至目前,已排查出水毀電力設施2000余處,修復完成1800余處。
??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加快城區市政基礎設施修復進度,全力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楊慧說。
?? 同舟共濟、眾志成城,中原大地正全力恢復往日的生機與活力。記者 王延輝 陳晨 代娟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蔣曉芳